当前位置:首页 > 房产 > 正文

黄仁勋首次回应DeepSeek冲击波:市场理解完全反了,本质上利于AI计算需求

  • 房产
  • 2025-02-23 08:09:04
  • 3

英伟达CEO黄仁勋称市场对DeepSeek带来的影响存在误解。

黄仁勋首次回应DeepSeek冲击波:市场理解完全反了,本质上利于AI计算需求

在近日播出的一档采访节目中,黄仁勋在与英伟达合作伙伴、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提供商DataDirect Networks的CEO亚历克斯・布扎里(Alex Bouzari)进行交谈时,称中国AI(人工智能)初创公司深度求索(DeepSeek)的开源推理模型R1“令人兴奋不已”,而市场对于R1的反应中存在一些误解,R1的发布本质上利好AI市场。

黄仁勋表示:“我认为市场对R1的反应是,‘天哪,AI已经完了’。你知道,就像是R1从天而降,我们不再需要进行任何计算。但事实恰恰相反。”

黄仁勋认为,R1的发布本质上利好AI市场,能够加速AI被采用,也就意味着市场仍然需要计算资源:“这让每个人都注意到,模型的效率远超我们的想象。因此,它正在不断扩大,并加速AI的普及。”

黄仁勋还指出,虽然DeepSeek在AI模型的预训练方面取得了进步,但作为模型“学习解决问题”的关键环节,后训练(post-training)仍然很重要,需要大量的资源,并且推理本身就是“计算密集型的部分”。黄仁勋表示:“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,他们有一种思维模式,认为只要先进行预训练,然后进行推理,而推理就是向AI提问并立即得到答案。显然,这种观念是错误的。”

2月21日,英伟达(Nasdaq:NVDA)跌4.05%收于每股134.43美元,总市值3.29万亿美元。公司将于当地时间2月26日公布其2024财年第四财季业绩。

此前,1月20日,DeepSeek推出高性能的开源大模型DeepSeek-R1,随后在国际市场上引发轰动。1月24日,英伟达股价收于每股142.62美元,在下一个工作日(1月27日)大幅下跌收于每股118.52美元,导致英伟达市值在短短三天内蒸发6000亿美元。

当地时间1月27日,英伟达发言人表示:“DeepSeek是AI领域的一项卓越进步,也是测试时间缩放(Test Time Scaling)技术的完美范例。DeepSeek的工作展示了如何利用这种技术、广泛可用的模型以及完全符合出口管制的计算资源来创建新型号。推理过程需要大量英伟达GPU和高性能网络支持。我们现在掌握三种扩展规律:持续进行的预训练与后训练,以及新的测试时间缩放技术。”

1月30日,英伟达官方网站宣布,DeepSeek-R1模型正式上线英伟达NIM平台。而现在,英伟达股价基本恢复到了这波大跌前的水平。

1月末至2月初,科技巨头微软、Meta、谷歌母公司Alphabet、亚马逊先后发布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的业绩报告,四家巨头在2025年的资本支出不约而同地持续上涨,意味着AI竞赛将愈发激烈。DeepSeek也成为了几乎每位科技巨头CEO在财报后电话会上都会被问到的话题,总体来看,巨头们认为AI成本下降是未来趋势,也会带来发展机遇,让AI被更多企业采用并创造新的营收渠道。

当地时间2月4日美股盘后,被视为英伟达竞争对手的芯片巨头超威半导体公司(AMD)公布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。公司CEO苏姿丰强调,最近在AI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突破,例如DeepSeek开发R1大模型和美国宣布成立5000亿美元“星际之门”项目,而这些正是公司“希望看到的那种进步”:“所有这些举措都需要大量的新的计算,为AMD在整个业务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机会。”

澎湃新闻记者 胡含嫣

有话要说...